您好!欢迎来到辽宁医疗器械网!

登录 | 注册 ]

商务中心  |  

我的账户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突围需以人才为核心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突围需以人才为核心

  有1433人浏览   日期:2017-09-14

文章摘要: 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欲突围须以人才为核心依照投中集团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

  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内企业欲突围须以人才为核心
依照投中集团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同时过去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3%.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最新公布的2012年CT与MR设备市场规模分析结果即显示,西门子医疗在CT和MR设备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而西门子、GE和飞利浦三大外资公司分食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此外,据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其中,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医用导管等高附加值产品,进口额超过1亿美元。
长久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国家主要是美国、德国和日本。致公党中央调研报告显示,外资医疗器械在三级以上医院占90%以上,二级医院占2/3左右。医院中大概70%至80%高端医疗器械都是依赖进口或外资企业生产。
清科统计也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占比25%,中低端产品则为75%.我国现有的医疗器械行业包括14000家生产企业,40000多家经销商,年市场容量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平均水平为:高端产品所占份额一般为55%,中低端产品为45%.我国高低端产品的份额划分与国际差异巨大。
针对于此,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康广平描述了这样一个现状:我国企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在高科技产品方面,中国医疗器械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约为15年。医疗设备行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牵涉学科很广的综合性产业,技术门槛很高,跨国医疗器械生产公司无论在技术、设备、人才、资料等领域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国内医疗器械技术含量较低,不少关键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
进口医疗器械产品不仅在我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销售垄断,尤为重要的现实是,与国产货相比,他们的价格高出一倍甚至数倍。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如果一旦出现垄断,最终受伤的是患者。此外,大量进口外资医疗设备,无疑会加重患者和医保的负担,随着检测设备和耗材使用范围的扩大,医保将无力承担。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云启商途官方微信账号:“yunqishangtu”,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按分类浏览